政府采购家具网_家具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透过这四大趋势看2019年涂料市场走向

作者: 发布于:2019-01-14 11:11:44 来源:中华建材网
    无论多么艰难,2018年总算平稳度过,已经到来的2019年,涂料市场又会呈现怎样的局面?我们不妨做一些大胆的猜测。
 
    趋势一、环保产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目前,中国建筑行业正在朝着节能、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由此带动了低VOC、水性化等环境友好型产品的迅速增长。与此同时,消费者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一大批以注重生活品质为特征的“新中产阶级”正在崛起,他们更加注重环保和健康的家居生活,推动了绿色环保产品的消费。
 
    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选择和使用更加理性,在选购过程中可能会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环保知识,加上频发的装修污染事件,消费者环保意识大幅加强,对于家居产品的环保鉴别能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一些单纯靠炒概念、实际环保性能不达标的涂料产品将逐渐被市场和消费者所抛弃。
 
    就现在整个涂料市场而言,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大部分国内企业盲目跟风缺乏创新,艺术涂料火了,大家都去做艺术涂料,儿童漆火了,大家又都去做儿童漆,产品品类是丰富了不少,但鲜有企业能够真正把一个品类做到。对于涂料企业来说,不仅要强化企业宣传、推进品牌建设,更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寻求产品差异化,切实提高产品环保性能,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趋势二、上下游产业链融合趋势逐渐加强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涂料企业处于中游,下游就是房地产等应用方和终端消费者,而零售是直接或间接通过代理商、渠道商到达用户手中,整个产业链较为分散,上下游割据现象较为严重,协同效应较差。
 
    零售的重点在于渠道的覆盖面,也就是店面数量,覆盖的群体越多,市场份额也就越多。工程的重点是能跟房地产商形成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随着精装房、长租公寓的盛行,涂料解决方案的决策权将由终端消费者向像万科、碧桂园等工程开发商转变,涂料企业工程端业务将进一步发展,工程端业务收入占总销售额比重越来越大,零售业务逐步缩小。
 
    当然,战略合作也不止于与下游企业,还有与上游原材料企业甚至跨界合作。涂料企业与上游原材料企业合作可以获得稳定的原料供应,与下游企业合作,可以推广产品应用,实现共赢。就目前的趋势来看,上下游产业链融合趋势正在逐渐加强。
 
    趋势三、服务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竞争要素
 
    房地产“黄金十年”已经过去,现在已经进入存量时代。据统计,我国的住宅建筑总面积已超过500亿平方米。自2008年以后,中国的首批装修房迎来15年的装修年龄,为重涂市场提供了客观基础。随着建成住宅面积陆续进入旧房重涂的释放期,巨大重涂市场容量也相应得到释放。
 
    国内的主流涂料企业都在发力重涂市场,争夺存量市场成为厂商之间新的竞争格局。相比新建市场,重涂市场对涂料企业的一体化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重涂服务在中国迅速发展。
 
    然而,重涂服务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大部分企业发展规划还没有真正落地,也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市场竞争无序,总体上仍然较为混乱,品牌规模效应尚未完全体现。与欧洲发达*相比,中国重涂市场还存在很大的服务缺口。
 
    以德国为例,德国整个建筑材料市场的60%—70%是用于既有建筑的改造和翻新,新建建筑市场量只占30%。中国也在往同样的趋势发展,新建建筑急剧减少,既有建筑不断翻新和改造。在这种情况下,服务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竞争要素,服务升级或是涂料企业突围的关键。
 
    趋势四、保温装饰一体板成为涂料企业争夺的新战场
 
    保温装饰一体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渐在建筑材料市场崭露头角,几家起步较早的企业如亚士创能、固克、久诺、富思特等企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尤其是亚士创能,作为节能保温装饰材料*股,其2017年保温板、保温装饰板分别实现销售1.94亿元和1.70亿元,在行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在2017年中国房地产500强的*供应商品牌测评中,亚士创能在保温材料子榜单装饰保温一体板类排名*。
 
    我国建筑节能的要求从30%节能提升到50%节能,部分地区实行65%节能,有力的推动了建筑保温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比重将超过50%,绿色建材应用比重将超过40%,计划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5亿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亿平方米,全国城镇既有居住建筑中节能建筑所占比例超过60%。
 
    在房地产行业保持稳定发展情况下,按2013年的数据估算,2020年前新增节能建筑面积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换算成墙体面积,每年有近10亿平方米,约550亿元左右的节能保温材料市场需求。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