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床借助数智化技术实现床体形态变化和功能控制,成为提升睡眠体验的重要产品。2025年8月1日起,推荐性国家标准GB/T45231—2025《智能床》(以下简称GB/T45231—2025)正式实施,如何采购到既安全又舒适的智能床?
智能床增设安全合规 智能实用等核心功能
相较于最初以电动调节功能为主(如手动或电动控制床架升降、角度调节)的初代产品,如今的智能床已进入全屋智能生态融合阶段,支持语音操控、多设备数据互通(如睡眠数据联动空调、灯光调节)。
某科技睡眠公司负责人说:“在床类采购项目中,普通床品侧重于基础性能(如材质环保、结构稳固);智能床产品因GB/T45231—2025要求,增设了安全合规(机械/电气安全、有害物质)、智能实用(健康监测、数据安全)和等核心功能。”
据记者了解,部分养老机构和医院已将“倒圆半径≥10mm”“操作力≤40N”等适老化要求编制到采购文件中“。医院采购智能床时,不仅需注重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还应关注生产企业是否具有相关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某位业内资深人士提醒道。
针对学校,杭州恒丰家具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姚淑婷认为“:当前,学生睡眠健康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为解决青少年因学习压力出现的睡眠质量问题,公司研发生产了智能公寓床。通过了解学生对宿舍空间的需求,结合沉浸式教育空间设计,增加了床下阅读灯控制、床上电动窗帘调节等智能化功能,可优化学生生活与学习节奏,提升居住舒适度。”
“学校采购宿舍智能床时,在满足学生基本睡眠需求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床体尺寸适配性和基础智能调节功能的技术参数设置。例如,根据宿舍空间确定床体尺寸,确保安装和使用便捷;同时,设置简单易用的智能调节功能,如床垫软硬度调节、床头角度调节等,以提升学生睡眠质量。”姚淑婷补充道。
健康监测+售后服务 是智能床采购的双重考量
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续改进部经理朱云宵说“:当前,用户对兼具舒适性与健康监测功能的智能床需求持续攀升。从养老机构到学校公寓,传统床品向智能化转型成为新趋势。”
朱云宵介绍,从功能价值来看,优质智能床可通过内置高精度传感器,实时感应人体心率、呼吸频率、翻身次数等生理指数变化,定时出具健康数据报告;部分高端产品还能监测睡眠周期与离床状态,自动生成可视化健康报告。这种“非接触式监测”模式,一方面能及早发现用户潜在健康异常,如老年人夜间突发呼吸急促、长时间离床等情况,通过连接后台系统向监护人及时推送预警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意外风险;另一方面,智能床提供的定期、居家式健康监测服务,既能减少用户往返医疗机构的不便,又能为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中心节省人工监测成本,实现“被动照护”向“主动预防”的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某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提醒:因智能床包含传感器、控制系统等电子元件,采购人采购时需明确供应商提供的售后保障期限,比如是否包含24小时故障响应、定期上门维护校准等服务,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面对日益增长的智能床市场需求,GB/T45231—2025从产品和数据等层面强化保护措施,为智能床采购提供参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