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的绿色安全受到用户广泛关注,如何做到减少整个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了解到,推荐性国家标准《家具环境意识设计导则》(GB/T 45918—2025,以下简称GB/T 45918)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有何亮点?如何从家具设计之初就考虑减少环境污染?如何对不同材质的家具进行回收?
家具全生命周期引入环境意识设计概念
“GB/T 45918最大的亮点是引入了‘环境意识设计’概念,这一概念也叫生态设计、环境可持续设计等,要在设计和开发中考虑环境因素,减少整个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环境负面影响。这一概念的核心原则是采用全生命周期理念,在降低产品整体环境影响的同时兼顾安全、质量等因素。”该标准起草人、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龚青介绍。
将环境意识设计概念融入家具产品全生命周期,对家具行业而言意义重大。它促使企业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从原材料获取、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回收处理等各个阶段,全面贯彻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的要求,推动家具行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升级。
在嘉利信得家具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江看来,家具循环利用的推广主要受环保政策、资源可持续性、消费者意识升级及经济成本优化等因素驱动,若能实现家具循环利用,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优选环保、可回收利用材料,形成设计、生产、回收闭环
减少家具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这意味着从设计—制造—使用—回收全生命周期都要考虑。那么,原材料获取、生产、使用和回收等各个阶段具体应如何做?在采购与生产环节,该标准如何指导采购人和制造商?
在原材料获取阶段,家具制造商需优先选用环保材料,避免或减少使用有害物质。例如,优选可直接回收利用的材料,并减少材料种类以简化回收流程。此外,企业应在设计阶段合理规划家具使用寿命,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制定差异化方案。龚青举例说,对于家具采购而言,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场所的家具使用频率较高,应优先采购易于维护、可升级的产品,避免在后续使用、安装、维修和回收过程中对人员造成伤害。例如,采用圆角设计、无毒粘合剂等。
值得一提的是,GB/T 45918对各类材质家具的回收处置提出了明确要求:制造商在设计生产时,就应优先考虑产品可回收性及材料的循环利用方式;说明书中需明确标注木制件、玻璃等材料的成分信息,并提供可回收材料与不可回收材料的分类处理方案或处理渠道。
国家家具及室内环境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孙书冬提到,家具回收难的原因较复杂,此前国家尚未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加之拆卸、运输等环节成本高昂,导致企业利润微薄,回收动力不足。GB /T45918为各类材质家具回收提供了标准化参考,有助于推动企业优化回收流程,降低处理成本,从而有效破解回收难题。
政府采购家具后续如何回收处理?圣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运营总监杜修兵建议,可采用政企合作模式,推动市场化回收体系发展。例如,联合家具制造商、回收企业与设计师,开发可拆卸结构、模块化家具,便于后期维修与材料分类回收,形成“设计—生产—回收”闭环。以木家具为例,可通过木工修复技术延长家具寿命;针对严重受损家具,可采用热压重组、粉碎再造等技术实现材料再利用,提升回收效率。
此外,该标准还提到家具中涉及金属部件可按照大小、材质进行分类集中回收利用;塑料部件回收需符合《废塑料回收技术规范》(GB/T 39171—2020),按成分分类处理;面料中废旧纺织面料按《废旧纺织品分类与代码》(GB/T 38923—2020)分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