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家具环境意识设计导则》(GB/T 45918-2025,以下简称《导则》),将于2026年1月1日实施。该标准确立了家具产品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规定了环境意识涉及的事实以及环境意识涉及要求,相应的试验方法。
《导则》将环境意识设计理念融入家具产品全生命周期,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运输销售,到使用维护、回收处置每个阶段,都提出了细化设计开发要求,旨在降低家具产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推动家具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升级。生命周期包括不限于以下要素:降低产品的整体负面环境影响的同时考虑安全、质量等因素;识别产品的显著环境因素;考虑在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在不同环境之间做出权衡;考虑针对一个具体的环境因素在生命周期各阶段之间做出权衡。
原材料获取阶段,要遵循以下原则:
1.对有害物质的考虑,避免或减少使用含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物质的原材料;
2.材料减量化设计,尽量减少原材料使用种类,在保证产品功能情况下,选择体积更小的材料,单一零部件最好使用同种材料,不同材料的零件尽量设计成易拆解结构;
3.合理设计使用寿命,针对不同应用场景采取不同的使用寿命设计思路,设计可易于维护的产品,设计可方便升级的产品;
4.提升材料的可回收利用率,在选材时尽量选择可直接回收利用或回收中消耗能源小的材料,并尽可能地给出产品中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于不可回收利用材料的信息,以及将这些材料合理分离的方法或处理的渠道。
制造阶段,设计时应着重考虑生产能耗与污染物排放。工作场所释放的甲醛、苯、甲苯等化学物质,以及玻璃钢、大理石、皮毛等粉尘浓度,都不得超过规定限值。具体而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对环境污染的考虑。家具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工艺过程,需要对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进行环保处理;
2.对资源消耗的考虑。尽可能地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如煤炭、石油制品等,尽可能地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运输销售阶段,要遵循以下原则:
1.对家具产品,注意包装体积涉及,在达到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密度小的包装材料,同时注意用量;
2.尽量使用可回收的、能多次使用的包装材料。如果可能,应建立包装材料的回收渠道,制定措施来促进包装材料的回收。
3.尽量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包装材料。油墨、燃料、安定剂和重金属等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害,因此在包装设计上尽量避免使用。在包装外观上要设计印有回收信息的标识,以及所含有害物质的处理说明。
使用维护阶段,要遵循以下原则:
1.对安全属性的考虑。家具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消费者及环境的生态影响;产品易于安装,避免对安装人员造成伤害;产品便于维修和拆解,避免对维修人员或回收人员造成伤害。
2.对电磁辐射的考虑(如果有)。对于带有电子器件的产品,应满足GB 4343.1和GB 176525.1的要求。
回收处置阶段,要遵循以下原则:
1.考虑回收处理方案。设计者宜最大程度地了解产品生命末期所处的状态,并把所掌握的状态和回收处理时对环境的危害联系起来,尽可能提供废弃产品时将可回收材料于不开回收材料合理分离办法或处理渠道。
2.对材料回收利用的考虑。设计者宜考虑材料的回收和再生利用设计、产品的开拆卸设计等,并通过适当方式像消费者、回收处理机构等利益相关方提供有利于材料回收利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