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迭代加速,智能床作为家具产业战略性新品类,凭借辅助入眠、起床等便捷功能,以及适配睡眠姿势变化、监测睡眠质量的健康关怀,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那么,如何采购一张合适的智能床?记者通过采访GB/T 45231—2025《智能床》起草人,从功能、安全、舒适、寿命等关键要素出发,解析智能床的采购要点。
自动识别人体数据满足个性化需求
智能床的功能丰富多样,是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喜临门)副总裁陈刚介绍,从木板床、弹簧床,到目前气压智能床,床架、床垫都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喜临门智能床品牌宝褓相关负责人郭许成说:“我们推出的智能床,最大的智慧技术就是自适应功能。床垫采用空气弹簧技术,床体布满了几百个软硬可调节的空气弹簧,用户躺在床上,智能床能够自动识别其身体数据,可根据其身高、体重,智能调节床体内部的气压,让用户体验到最适合自己的软硬度与支撑性,这就是AI自动识别人体各项数据的智能化体现。我认为智能化的普及主要是为了便利人的生活,可以让同一个产品适应不同的人,满足不同用户的感受,而不是让人去适应调整。”
在采购智能床时,采购人首先要明确自身需求和预算。若更关注睡眠舒适度和便捷性,具有自动调节姿势、按摩、加热、助眠等功能的产品会是不错的选择。对于养老机构、康复中心等单位来说,可选择具备数据采集、分析功能的智能床,以便对老年人进行睡眠监测与健康管理。
床架是否能够分区分段独立调节也是采购人值得关注的方面,比如一张双人床,能够左右分区调节,不影响另一半区域。“这种分区设计在家用双人智能床上更受追捧,若两个人睡眠需求不同,入睡、起床时间不同,需要的按摩等功能不同,就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分左右两区进行调节。”郭许成说。
安全、舒适,核心部件使用寿命有规范
安全性是采购智能床的首要考量。作为智能产品,智能床应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安全要求。采购人编制采购需求、设置技术参数时,可以参考 GB / T45231—2025《智能床》、GB/T43814—2024《智能家具通用技术要求》等标准。陈刚还建议,采购人要关注床面材质是否绿色环保,具备抗菌、防螨等功能;床架是否安全稳固,承重强;智能床的电气系统、机械结构等是否安全可靠,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安全事故。
舒适性直接影响用户睡眠质量。智能床的各项功能能否满足核心需求、产品结构是否合理都影响用户睡眠舒适度,智能床垫凭借高科技突破,能适应人体生理曲线,提供良好支撑。郭许成建议,若有条件可以先试躺,感受床垫的舒适度,了解材质和透气性,选择符合自身身体状况和睡眠习惯的产品。
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智能床的性价比。国家家具及室内环境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孙书冬提醒,对于智能家具而言,部分智能化运行部件使用寿命不及预期。
智能床的使用寿命究竟有多久?陈刚介绍,《智能床》国家推荐性标准其实并没有对产品寿命做出具体明确的规范。但记者发现,标准明确了某些部件的使用寿命,如折叠机构耐久性要求折叠10000次后,各项功能应正常,连接件应无松动;升降机构耐久性要求,单人负载120kg,双人负载180kg,升降5000次,各项功能正常,连接件无松动。
据此,若按照一天使用四次折叠功能,两次升降功能计算,智能床的电动折叠、升降功能应能使用6年—7年不损坏。
郭许成建议,优质的智能床通常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先进的制造工艺,能够保证较长的使用寿命。采购人可以关注智能床的质保期限、维修服务等售后保障,了解供应商对于产品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介绍。“我们的产品是可以做到五年之内保修,如果有任何部件损坏做到免费维修、更换。这也是我们对于产品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