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家具网_家具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两极格局品牌连锁挤压区域市场

六个维度看中国主流家居商场发展状况

作者: 发布于:2018-03-24 09:10:47 来源:新浪家居
    改革开放40年来,从“住房要进行商品化”的提出到第一次全国住房工作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的召开,从取消福利分房制度到住房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从“炒”房子的投机到“房子是用来住的”的理性呼吁……紧随国家政策,我国房地产市场发生着上下起落的变化。
 
    作为房地产下游的建材家居行业,感受同样颇深。尤其是商品房的推出,家居产业进入市场化运作期。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得以提升,需求的满足也由物质逐渐过渡到精神。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如何引领消费需求摆在了每一家企业面前。
 
    近年,整个家居建材行业转型升级下,作为流通领域的卖场也纷纷寻求创新,以期突破原有发展瓶颈。面对电商、新科技对厂商和用户的切割,卖场不再一味抵制,积极联合设计机构、技术创新型公司赋能消费体验,并利用线下渠道等资源优势,主动为商户举办营销活动搭台,以增加厂商与消费者的粘性。
 
    全国连锁家居卖场在全国攻城略地的同时,是不是意味着区域卖场的生存维艰,如何差异化运营以获得生存发展?在角色转变中,有哪些问题需要规避掉?围绕提升终端消费体验,卖场与商户如何共同发力……
 
    笔者通过调研梳理近年品牌家居建材卖场的动作,并统计分析得出以下6个结论:
 
    《中国主流家居商场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精要:
 
    1、年龄不是问题,关键看创新力度
 
    2、两极格局形成,品牌连锁挤压区域卖场空间
 
    3、零售商向平台、服务商的角色转变
 
    4、设计和科技赋能,引领消费潮流
 
    5、主动辅助商户落地营销活动
 
    6、背后资本的力量不容小觑
 
    1、年龄不是问题,关键看创新力度
 
    中国连锁家居卖场的发展,与改革开放有着密切的联系。80年代,改革初期,集美、红星美凯龙两家独大,距今已有30余年。而1990年——2000年,中国家居卖场迎来了黄金的10年。
 
    尤其是1994年,国务院废除了住房分配制度,开始推进中国住房私有化,商品房市场一时红火,家居卖场随之井喷。国外品牌宜家和百安居纷纷瞄准中国,完成了门店入驻。当时的上海,作为国内第一批经济开放区,深受家居卖场的青睐。
 
    跨入21世纪后,家居卖场出现了几个新兴品牌。它们打破了传统老牌企业20年来的运作方式,以创新的商业模式,另辟蹊径。如2003年成立的第六空间,不仅将首个布局地落在北上广深之外的杭州,更着眼于用户体验感,为每座城市定制特有的商城,力图将卖场打造成具有城市美学的生活方式平台。
 
    而一些2000后成立的品牌,凭差异化竞争路线逐渐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较高口碑,并获得了市场认可,它们或定位中高端人群、或深耕某一细分区域、或聚焦某一主材产品等等,经过多年发展,实现了超速布局。
 
    可见,当下中国的家居连锁卖场爆发力不在企业年龄,在于创新。
 
    2、两极格局形成,品牌连锁挤压区域卖场空间
 
    连锁家居卖场中,门店最多的是红星美凯龙,259个网点触及全国28个省市;居然之家不甘示弱,以223个门店直达全国29省。在这两个卖场巨头的光辉笼罩下,欧亚达、宜家、百安居以25-50的门店数量,暂列第二梯队。另外9个品牌的全国门店数则少于20。中国连锁家居卖场呈现出了鲜明的两极格局。
 
    而12个连锁卖场品牌在全国省份的网点排行,又以华东最大。聚集了248个卖场门店的华东区,不再是以往大众认为的上海独吞。光是江苏一省,就承包了74家网点。这个数字在全国30个省家居卖场的数量中,位列第一。
 
    全国家居卖场数量分布排名TOP5也已经由江苏、上海、广东、北京、浙江变成了江苏、广东、山东、湖北、安徽。北京、上海、浙江被山东、湖北、安徽所取代。
 
    由此可以看出,卖场的布局正逐渐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这一动线无疑给区域卖场带来不小的压力,形成包抄局面。未来即使有新的连锁品牌诞生,也有可能率先考虑二三线城市,放弃趋于饱和的北上广。区域卖场如何应对,值得期待。


热点专题推荐:
办公家具采购项目涉及中小企业该如何界定
2017年政府采购家具大事件盘点

公租房家具租赁走进政采市场
板式家具迎来新机遇 看标准如何说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