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点家具展看美国家具市场
作者:佚名 发布于:2008-12-31 11:31:50 来源:中国建材网
美国的“今日家具”杂志在高点家具展的第三天,进行了一个市场调查,题目是:伊拉克战争是否影响你的生意?W.S.布隆(W.S Broom)的嘉美,米勒(Jamie Miller)的回答比较接近现实:今年来洽谈生意的人是少了,第一天门口的登记处,没有去年的长龙,只有三三两两。“今日家具”在4月18日发表的统计:今年4月3~8日春季市场来参观、洽谈的人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
至少,中东地区的客商少了,没看到穿传统阿拉伯服装的人。
今年值得提一提的是市场的反法情绪,一家于达拉斯的法国家具厂商基依斯勒(G. Geisler)说,原本由于经济不好,又有战争,市场就更不好。加上伊拉克问题,美法双方外交紧张,因此一些狭隘的美国人,不到我们的展台,以致客人很少,比去年少了70%。
将政治和外交带到市场中来,是今年春季市场的污点。
美国家具的进口
美国家具市场2001年下跌1%之后,2002年大力成长了13%,金额高达142亿美元,毫无意外的是中国增长最快,比起2001年增长了37%,其次是巴西35%,第三是泰国32%,马来西亚只增长14%,只比美国平均增长13%多点,如下表:
中国在入世之后,出口劲头更大,同时许多工厂都在扩展、添置设备,美国科罗拉多州零售商、美国家具仓库的首席执行总裁杰基捷最近在周游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之后说:“最好买客都去中国。”
中国在过去6年来,只有2001年出口到美国的增长最小,仅达13%。其余5年都在30%以上,广东仍然是最大的出口地,但刚刚去世的新加坡著名家具企业家莫若愚说,上海是全中国最理想的投资地,会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动机,所以他看中上海,在那里搞了一个大厂。
加拿大由于工资等费用高,所以出口呈现萎缩,据说厂家也在外移,寻找亚洲的合作伙伴。台湾增长0%,主要还是靠铁家具在维持,其实中国大陆的出口,很大部分是台湾厂商移来的工厂,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菲律宾,工资低,其他成本也不高,却也出现0%增长,而和其他条件相类似的泰国,却出现了32%的高增长,这种反差值得去深入研究,意大利呈现疲软态势,只有9%增长,而不是过去的双位数增长,于美国邻近的墨西哥,也没抓住地理优势,只有5%的增长,马来西亚面对中国、泰国的竞争,也出现疲弱的态势,木材资源及工资都占优势的印尼,却由于政局动荡,只有9%的增长。
越南至今还未列入“十大”之中,但我们可以预期他们不久就会将菲律宾淘汰出局。
亚洲家具工厂每小时的工资(2002年)
单位:美元
越南$0.20~0.40 印度尼西亚$0.30~0.40
中国$0.50~0.75 菲律宾$1.00~1.25
马来西亚$1.25~1.40 泰国$1.50
台湾$5.00
以上工资含住房、退休等福利。
(资料来源:Wachovia Securities estimates)
中国的优势与劣势
最近有一份阿特丹(Aktrin)报告在美国出现,谈的是有关中国家具工业的问题,其实这份报告是取材自一位英国念MBA的华籍学生的毕业论文,我将内容简介让大家参考。
报告说,中国的家具业是在封闭的经济环境之中成长的,当时需求大过生产,所以不必花大力气就可以获利,生产力很低,这些都造成了后遗症。
中国有超过5万家家具企业,但不到20家企业的年销售量超过1200万美元,其余的都是小企业,具地方色彩,最成功的地方在广东,那里有超过6000家企业。
大部分的家具公司都只生产木质家具,铁家具在八十年代才开始发展,比发达国家落后30年。
阿特丹报告中列举中国家具厂劣势:
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机械化程度低,大部分工厂采取人海战术或只用过时的设备。三分之一的中国出口木质家具有质量问题,同时这些企业污染严重,对环境造成很大问题。少对市场做研究,也少有广告及促销推广,不懂得建立起家具文化及企业形象。很少高水平的设计师,也少有建立起品牌的企业,产品的原创性少,只盲目地跟风,因此很容易失败。但九十年代开始,已有转变,外资大量涌入,带来了管理、资金及工艺。报告说,有几家大型现代化工厂到中国来,以先进的方法生产,减低成本并提高质量,先进的管理技术及提高市场和销售能力。
近几年来,设计水平也有所提高,同时有几个牌子也成为国内知名品牌,中国入世之后,全球市场向中国开放,而中国产品也必须和全世界竞争,因此质量亦得以提高,从长期来看,入世对中国家具业是有利的,但短期内那些传统的厂家,就得面对国外的竞争,任何保护的政策将会逐渐取消。木材资源实际在1998年已十分匮乏,越来越依靠进口材料,投资中国必须是长期性的行为,才能建立关系,培训员工及发展市场,但报告认为,早进入中国比迟进入要好。
根据美国的瓦作维亚证券分析员的分析,认为中国的家具出口在今后两年内,将继续成长。在今后的18~24个月里,中国的木质家具将以25%~30%的速度成长,扩大生产将使价格下降,进一步地扩大中美生产企业的成本差距,目前,中国的木家具厂都满负荷生产,很多工厂甚至延迟交货。这篇分析认为,中国工厂扩大很快的原因是因为建筑费低廉,一平方英尺只要3~4美元,而在美国却需要15美元以上,在中国很少工厂装置现代化的吸尘系统,很差甚至没有装上消防喷淋系统,以及少有中央空调等,都使建筑成本降低。
虽然大部分美国的进口商都碰到质量和交货期的问题,但由于价格相差太大,所以这股进口狂潮看来不会消退,而中国的厂家也在进步,找到一间合适的工厂,会决定在美国方面生意的成败。除了木质家具,下来会是皮沙发,由于许多外国工厂到中国开厂,从牛皮处理到制成沙发,成本非常低,已使到牛皮沙发和布沙发之间的差价缩小,严重地威胁到布沙发厂的生存。
从中国进口的五大美国家具公司
单位:百万美元 年进口量以批发价来估算
Alshley $350~400
Furniture Brands luternational $400
Rooms to Go $270
Universal/Legacy$240
Standard Furniture$150
(资料来源:Wachovia Securities estimates)
上面两篇分析报告都提到中国家具低价格和质量的问题,我认为有许多厂商都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里,美国进口商无节制地要求降价,中国厂家为了生存,只能先将订单接下,然后“想办法”,办法无非是偷工减料,美国人收到货后,对质量不满足,因此进一步要求降价,中国人又只得再“想办法”,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不仅最终殃及自己,也会殃及池鱼。更糟的是又有一些中间商插上一脚,有中间商(以港台为主),先将客户的图样交工厂报价,讨价还价,比如双方接受900元一套,样品做出来送到美国或其他地方参展,客人要求700元,怎么办,中间商订单照收不误,然后回来和中国厂家讲,我只能接到这个价,我的佣金多少,你看着办,有些厂家已做了一部分,产品只得出货,有蝇利的可能会做下去,否则中间商会找别家,找那些不怕死或不知死的厂家做,最后真的找不到人做,向客户说声对不起就没事了。
这个怪圈经常套住我,这和今年展会中对中国人非典型肺炎的恐慌一样,使我十分尴尬。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