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家具网_家具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人民币“破7” 家具业何去何从

作者:何晶 发布于:2008-04-21 17:01:24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突破7元大关,以6.992改写了汇改以来的新高纪录,人民币汇率毫无悬念地进入“6时代”。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创下31个历史新高,升值超4.3%,幅度前所未有。从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度“破8”,到如今“破7”,历时23个月。
 
  在广东以家具出口为主要业务的生产型家具企业受到了严峻考验。

加工型企业面临倒闭潮

  随着人民币升值,影响最大的是单一加工型的企业。
 
  “去年年初与外商签订的合同,人民币升值到现在,已损失了超过150万元利润。”顺德一家专门为外单加工的家具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据了解,以前该企业的年平均利润可以达到6.8%,但2007年的平均利润率下降到2.5%。

  该负责人表示,现在外商都是同时向中国、越南、印尼和马来西亚的家具企业同时问价,如果要弥补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上涨,我们的美元报价就必须提高,但我们价格一提高,订单就跑到其他国家。现在的利润微乎其微。

  “离去或者留下”成为相当数量企业的首要命题。珠三角,这个热闹、辉煌的“世界工厂”,“关门之痛”似乎在所难免。去年,上百家家具企业破产,万余台资、港资工厂关门,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正计划迁离,数万工人一夜之间被隔在了厂门外。

  对于行业而言,这股破产潮是衰退前的无奈还是脱胎换骨之痛? 

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往年,春节后,很难招上工人。今年,我们企业招工情况非常的好。”佛山中泰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罗兴强表示,分析其原因就在于很多加工型企业倒闭,造成很多工人重新找工作。

  如果整条产业链的利润有100%,那么以加工贸易方式中国拿到的就只有10%,而前期的研发和后期的渠道外商可以拿走90%的利润。这是做出口贸易的中国企业面对的“常态”。

  2005年,前商务部长薄熙来向欧盟的官员算了一笔账:中国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中客车飞机。其中透露出来的是对中国制造业低成本、低利润、缺乏自主品牌与技术含量的现状的无奈。
 
  目前,人民币升值虽然给出口企业带来压力,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这些低成本、低收益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自然淘汰,但也为产业升级带来了推动力,这种推动力是很多有为企业家的梦想。深圳长江家具有限公司总裁江学院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更快地从一个低附加值的出口加工基地,转变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强国,从而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广东的加工贸易出口一直占据全国该项出口总额的约4成,去年逾3000亿美元的出口额中,加工贸易贡献接近70%!但是这样的一份成绩单,广东省政府并不满意。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两会期间的发言认为,广东省很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政府希望把珠三角极其有限而昂贵的土地,腾给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

品牌企业迎接挑战

  “广东出现的企业倒闭潮‘无伤大雅’。目前涉及的行业主要是制鞋、纺织服装、玩具和低附加值的家具加工企业,而有自主研发能力,以品牌为销售主体的家具企业影响甚微。”罗兴强表示。

  事实上,一些有远见的出口企业对此早有准备。深圳长江家具有限公司总裁江学院说,一直以来他就比较关注人民币升值一事。为规避风险,企业较早地调整了经营理念,把更多精力放在研发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上。

  据深圳长江家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江学超介绍,长江的标志已经作了改进,体现出造型时尚,色彩醒目,设计简洁的特点,与国际化的标志更为接轨。

  去年长江公司销售额达到3.8亿元,其中国内销售1.8亿元,而国外的销售超出了国内,达到2亿元。在3月底的广州家具展上与外商的订单就签下了800万元,其中自主研发的钢木家具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欢迎,选择此类产品的订单达到总外贸订单量的70%。目前,长江以自己品牌销售的产品在中东、俄罗斯等国有售,在美国还是OEM形式与采购商合作,暂时还没有推出自己的品牌。而将标志改进,就是为了下一步走自己品牌,走国际化路线。
 
  无独有偶,广东的佛山中泰家具有限公司也在产品的研发上下足了功夫,据了解,他们一年在研发方面花费占总投入费用在7%~8%。他们的产品依靠自己的品牌在国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外贸转型除了企业必不可少的自身努力之外,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予以引导和扶持。 
 
相关链接

  数据:家具出口量急剧下滑

  据中国家具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至10月,全国家具产品海关出口额同比增长27.39%,达到179.74亿美元。出口额虽然继续增长,但不少家具产品的出口量却出现了大幅下降。1至10月,全国金属家具出口量同比减少84.26%,塑料家具出口量同比减少66.32%,其他材料家具出口量同比减少91.55%。 
 
  观点:内销型增长可期

  面对这样的国际形势,广东的家具企业必须做一个有梯度的转移。把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的家具生产企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土地资源更便宜的地区,把品牌、设计、销售中心设在深圳等沿海大城市。而留下来的企业则要进行产业升级,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品牌知名度。 

  对于出口型的企业而言,出口型企业产品有品质的优势,但如果出口转内销则缺少渠道,不过,这些企业可通过参加国内每年的家具展览,很容易找到经销商以及合作伙伴。有质量为基础,重新设计能够贴近中国市场的产品,这些品牌都能够很快切入中国市场。 

  专家表示:未来3到5年,中国二、三级市场将呈爆发性增长。广东的家具企业应该到城乡去、到终端去,到二、三级市场去。据了解,深圳家具企业正以品牌联盟为主体开始在二三级城市开辟自己的品牌独立店。第一间店选择在河南省的南阳市,预计今年“五一”开业。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